fbpx

基本上每家航空公司都有自己的里數計劃,雖然同為里數計劃,但你知道他們其實還可以細分成三種不同的形態嗎?理解當中的原理其實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那將能幫助我們快速地選定所需的里數計劃。 以下將要說說什麼是:

    • 以距離劃分 | Distance-Based Programme
    • 以區域劃分 | Zone-Based Programme
    • 以票價劃分 | Revenue-Based Programme


累積與兌換

這兒的邏輯可以細分成兩種,一種是指累積里數時所用的,另一種是指兌換里數時所用的。而兩者並不需要是一樣的,一家按飛行距離累積里數的航空公司其實大可以是按區域為兌換邏輯的,所以一定要分清楚這一點。

ps. 如果有問題/想跟大家分享你相關的經歷,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以區域劃分 | Zone-Based

區域劃分就是將世界分割成數個至割數個小區域

區域劃分就是將世界分割成數個至割數個小區域,諸如是美國大陸、夏威夷、東北亞等等,然後往往會用數張表格標示往返兩個區域時所能累積或所需之里數。  

累積里數

是的,世間有為數不多的里數計劃是按飛行區域來計算里數的,例如是在累積澳洲航空的里數時,一張由澳洲出發到東北亞的機票,不論是悉尼-香港(4,581miles),或是悉尼-上海(4,870miles),當中一張折扣經濟艙的機票能夠累積到的里數都是 2600 Qantas Points,有夠不公平吧?

Asia Miles 有許多有趣的玩法,例如是用 30,000 里就可以解鎖到國泰的 First Class、又或是竟然可以用換長途 Econ 的里數換到長途 Business!? 我們最近有將這 7 年來對 Asia Miles 的研究統整成電子書,除了會由淺入深地分析 Asia Miles 的玩法外,裡面也有 30+ 組去日韓/歐美澳紐的兌換路線可供你參考!現在 PDF 電子書已正式發佈,你只需要用 HK$247 就可以即買即讀!立即購買 >

兌換里數

以區域為兌換邏輯的里數計劃卻是里數計劃的主流,例如是阿拉斯加航空哥倫比亞航空全日本空輸大韓航空等等,基本上名單是長到列不完。 但需要留意,每家航空公司對區域型里數計劃的兌換規則都是不一的,沒有統一標準,可以體現於幾點:

  • 分區方法;
  • 轉機/停留/開口規定;
  • Free One-Way 之規定

 

更多相關 ▸  【2023】用 Avios 里數換機票直飛台灣教學

分區方法

舉個例,哥倫倫比亞航空的區域劃分裡,美國大陸有被分成三份,是運用了「子區」的概念;而全日空或阿拉斯加航空則沒有相應的做法,而這樣就已足夠影響到一個里數計劃是否划算。  

轉機/停留/開口規定

一般最常見的設定就是可作免費的兩次轉機、兩次停留與一次開口,當然啦,這還是因計劃而異的。 而一個寬鬆的規則代表什麼呢?假如你是住在鳥不生蛋的地方(純粹比喻為交通很不方便的地方,無惡意)即使是由美國阿拉斯加的極光聖地—費爾班克 出發到 新疆喀什,在寬鬆的規則下你都可以用上三個航段,勉強地連接上兩地,而不需要擔心。但如果規則是嚴緊的,只有一個轉機可以用的話,那麼這張 費爾班克-喀什 的機票是換不出來的。  

Free One-Way

至於 Free One-Way,那就是區域型里數計劃所獨有的,將回程的停留地選擇在出發的城市,然後在一年內使用最後的一段航段。還是需更多的例子嗎?小編想啊,讀讀大韓航空的里數計劃會比較實際。


以距離劃分 | Distance-Based

飛多少儲多少

飛多少儲多少,或是飛某個距離就需要某個里數—這就是按距離劃分的里數計劃運行的邏輯。

累積里數

按距離累積里數的計劃是市場上的主流,典型的例子有英國航空國泰航空等等,而名單實在是很長很長。按距離累積里數時會牽涉到兩組關鍵字:

  • 實際飛行距離;
  • 累積比率;

實際飛行距離所指的就是兩點之間的大圓距離;而如果中途有轉機的話,就會變成是計算 出發點與轉機點 以及 轉機點與終點 兩段飛行的距離之總里數。而累積比率則受機票艙等影響,由特價經濟艙的 25% 到正價商務艙的 150% 不等。而 實際飛行距離 x 累積比率 則可以計算出當中可累積的里數。 舉個例,國泰航空的亞洲萬里通是其中一個按距離計算可累積里數的計劃,一張特價經濟艙(Q艙)的香港-台北來回機票可以累積 25% 里數,而總飛行距離為 1004 miles(502 miles x 2),所以最後累積到亞洲萬里通的里數為 251 Asia Miles(502 miles x 2 x 25%)。

更多相關 ▸  【2023】用 Avios 里數換機票直飛韓國教學

兌換里數

在兌換里數方面,按距離計算所需里數則是一件非主流且難難可貴的事,兌換的邏輯是某個特定的里數就可以換到某個區間的飛行距離,當中的飛行路線則沒有特別嚴格的規定,更容易組合出不同彈性高的行程。當中的例子主要集中在寰宇一家的成員,如國泰航空英國航空等。

沒聽懂當中的好處?再來一個例子,以亞洲萬里通為例,130,000 Asia Miles 可以換來的是 25,000-35,000 Miles 的實際飛行距離。而這個份額除了足夠讓我們環繞地球飛一週以外,其實還可以分拆成一年內幾次不同的短旅行,發揮最大的功用,而當中的彈性小編相信是顯然易見的。

btw. 如果你覺得這篇教學對你有幫助的話,我想邀請你免費訂閱電子報,好讓我們可以定期寄送更多類似教學給你!


以票價劃分 | Fare-Based

消費多少,就有多少分

按購票時的票價計算可累積之里數,按既定的比率可將里數抵消下次買機票時之開支,而這便是以票價劃分的里數計劃當中的簡單與粗暴。 里數計劃的本質是一個常客計劃(Loyalty Programme),是一種營銷的手法,用較低的成本呼吸引顧客再次光顧。而以上以區域或距離為邏輯的計劃實在是太複雜,同樣 100,000里數可以發揮出的效益時有不同。站在航空公司營銷人員的立場來說,這般里數計劃的成本實在太難控制,所以隨之有了精簡一切計算的念頭—以票價為計價的單位。


累積里數

買的機票愈貴,能夠累積之里數就愈多。

按票價計算可累積之里數是當下的潮流,也是可見之未來的發展趨勢。市場上最常看到按票價累積里數的航空公司非廉航不過,香港快運、AirAsia 的里數計劃是當中最好的例子,而走在市場最前端的美國航空公司—美國航空、聯合航空、達美航空都是當中的例子。

舉個例,一張聯合航空 香港-芝加哥 經濟艙機票(K艙)的售價一般在 US$550 左右,當中票價佔了 US$444,上圖指出每 US$1 的消費可以轉換成 5 miles,所以這兩趟飛行累積在聯合航空的里數計劃中時,可累積的里數為 2,220 miles,是不是簡單而直接得很?


兌換里數

當時機票價格愈貴,所需之里數也愈多。 所以路線愈複雜、出發日子愈靠近旺季的機票也愈貴。所以啊,以票價為兌換邏輯的里數計劃並沒有前兩者的優勢,只單純地淪為只有貨幣的功能,也沒有了游走於各種遊戲規則與灰色地帶中的樂趣。那麼有哪些里數計劃是如此地沒趣呢?例子包括有海南航空、維珍澳洲、JetBlue 等等。

贊助內容

美國運通 Explorer® 信用卡

暌為三個月,AE Explorer 卡終於推出了迎新優惠! 這輪的限時優惠就只會由即日起至 2023 年 10 月 4 日期間維持不夠半個月,所以請好好把握機會申請這張可讓我們每年免費使用 8 次全球 Plaza Premium Lounge 的信用卡! 只要你在過去 12 個月內沒有持有和取消過任何美國運通卡,你就可以免年費申請 AE Explorer 卡並享有新會員優惠+你只需要在批卡後的 3 個月內完成首筆簽賬,即使是去便利店買包紙巾都也可,然後就可以賺到 HK$500 簽賬回贈相關回贈會在簽賬後的 8 個星期內由 AE 存入你的信用卡賬戶,無需額外填表。
更多相關 ▸  【2023】比拼 81 個航點的里數兌換標準
如果你已經持有其他 AE 卡,只要你在過去 12 個月內沒持有和取消過 AE Explorer 卡,你申請時則可享現有會員優惠#。同樣地,你需在批卡後的 3 個月內完成首筆簽賬,然後就可以賺到 HK$300 簽賬回贈。 除了有迎新優惠外,平日憑 AE Explorer 卡去消費也很有用,例如憑卡去買電器的話會有多送一年保養;而憑卡繳付旅費的話,我們更可享高達 HK$3,500,000 的旅遊意外保障!詳情請見以下連結。

詳細玩法 | 立即申請


結語

世間上有林林總總的里數計劃,而每個消化起來都很花時間,而小編想做到的就只是將不同的資訊消化整合,好讓大家更容易推開里數這大門,更輕易地在里數這世界找到適合自己的里數計劃。 而有沒有不在這個表格內的航空公司呢?絕對有,例如是阿堤哈德航空就是這樣的存在,時而用 Distance-Based 兌換,時而用 Zone-Based 兌換啊⋯⋯

按區域累積按距離累積按票價累積
按區域兌換
  • 聯合航空

  • 美國航空
按距離兌換
  • 海南航空
按票價兌換
  • 香港快運

其他相關

什麼是 CPM?

四個買機票時好用的小工具

買機票的四個基礎技巧

什麼是飛行里數?我該儲飛行里數嗎?

查查所搭航班可累積的里數!WhereToCredit 使用教學

飛行里數計算工具?GCMAP 的使用教學!

訂閱
通知
0 則留言
Inline Feedbacks
閱讀所有留言
為改善網站體驗,我們會以 Cookies 收集你與本網的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