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 5 月收到報稅表時,通常都會有人提出該不該用個人入息課稅來報稅?其實個人入息課稅並不是徵稅項目,而是一個報稅方法,它可以為要繳交利得稅及/或物業稅的個別人士提供稅項寬減。
但個人入息課稅能否為你帶來稅務減免,需視乎你在該課稅年度的入息和扣除額而定。一般來說,如你的業務錄得虧損或你是以出租物業獲取租金的業主,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都能為你減少應繳稅款。
什麼是個人入息課稅?
香港所徵收的直接稅有 3 種,分別是:
- 薪俸稅|向在香港受聘而獲得入息的人士徵收;
- 利得稅|向自僱或經營業務而獲得利潤的人士徵收;
- 物業稅|向出租物業並獲得租金收入的人士徵收。
而個人入息課稅並不是徵稅項目,而是一種報稅方式。
原本薪俸稅、利得稅及物業稅可分別報稅及按各自適用的稅率評稅。但個人入息課稅則可以讓納稅人合併以上三項稅種報稅,並因此可善用免稅額及薪俸稅的累進稅率評稅,從而令納稅人或有機會能獲得整體的稅務寬減。
因為個人入息課稅的主要目的是可為須繳納利得稅或物業稅的個別人士提供稅項寬減。所以,如果你只是一名平凡的打工仔並只須繳納薪俸稅,就無須考慮個人入息課稅作為你的報稅方式了!
ps. 如果有問題/想跟大家分享你相關的經歷,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個人入息課稅的好處
經營業務而獲得利潤的東主/合夥人,及出租物業並獲得租金收入的業主,都須按照標準稅率(現為 15%)繳納利得稅及物業稅。
但若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報稅,就可以把你應繳的薪俸稅、利得稅和物業稅入息合併計算,然後可申索指定的扣除項目及免稅額,並可再按薪俸稅的累進稅率評稅!
舉例說,經營業務者可以扣除於該課稅年度內業務上的虧損;而出租物業的業主則可扣除於該課稅年度內該物業的按揭利息,然後可再按薪俸稅的累進稅率秤稅。
所以,對於有業務虧損或租金收入的個別人士來說,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方式報稅便可帶來整體的稅務寬減。下文會將有詳細例子可參考。
個人入息課稅的可扣除項目
在計算個人入息課稅時,除了可申索基本免稅額(2020/21 年度為 HK$132,000)及其他適用於薪俸稅的免稅額外,你亦可申索以下的稅項扣除 :
- 為獲取物業出租收入而支付的按揭貸款利息;
- 認可慈善捐款;
-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
- 居所貸款利息;
-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或認可職業退休計劃供款;
- 自願醫保計劃的合資格保費;
- 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 於該課稅年度內業務上的虧損;
- 按個人入息課稅方法計稅下承前年度的虧損。
如想初步了解及計算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的結果,可使用稅務局製作的稅款計算機,以協助你計算你應繳的稅款。
誰應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個人入息課稅能否為你帶來若干的稅務減免,需視乎你在該課稅年度的入息和扣除額而定。若通過計算後,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能減少你應繳的稅款,你就應該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評稅!
例如你的業務上錄得虧損或你是以出租物業獲取租金的業主,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都有機會能為你減少應繳稅款。
業務錄得虧損的創業人士
假設 A 先生於 2020/21 課稅年度個人薪金收入有 HK$400,000,需每月支付強積金供款 HK$1,500;而他所創辦的獨資業務則被評定虧損了 HK$100,000,並只享有基本免稅額。
btw. 如果你覺得這篇教學對你有幫助的話,我想邀請你免費訂閱電子報,好讓我們可以定期寄送更多類似教學給你!
不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應繳付 HK$14,500 稅款
若 A 先生不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就需要分別繳納薪俸稅及利得稅。
A 先生 2020/21 年度的應繳薪俸稅稅款為 HK$14,500,計算方式如下: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 |
薪俸收入 | – | HK$400,000 |
扣稅項目|強積金供款 | HK$1,500 x 12 | (HK$18,000) |
基本免稅額 | – | (HK$13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 | HK$400,000 – 18,000 – 132,000 | HK$250,000 |
應繳薪俸稅(累進稅率計算) | HK$(250,000 – 200,000) x 17% + HK$16,000^ | HK$24,500 |
獲寬減後的應繳薪俸稅 | HK$24,500 – 10,000* | HK$14,500 |
^ 按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入息實額首 HK$200,000 的稅款合計為 HK$16,000,而首 HK$200,000 其後的餘款需以 17% 稅率收取稅款。
* 2021/22 財政預算案建議 2020/21 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以每宗報稅個案計可獲上限為 HK$10,000 的 100% 稅款寬減。
A 先生 2020/21 年度的應繳利得稅稅款為 HK$0,因為在該年度的業務只錄得 HK$100,000 虧損,並無利潤。
所以,A 先生選擇不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共需繳納共 HK$14,500 的稅款。
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應繳付 HK$0 稅款
若 A 先生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就可以把薪俸稅及利得稅的入息合併計算,並可以扣除於該課稅年度內業務上的虧損,然後可按薪俸稅的累進稅率秤稅。
A 先生 2020/21 年度的應繳個人入息課稅稅款為 HK$0,計算方式如下: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 |
薪俸收入 | – | HK$400,000 |
扣稅項目|業務虧損 | – | (HK$100,000) |
扣稅項目|強積金供款 | HK$1,500 x 12 | (HK$18,000) |
基本免稅額 | – | (HK$13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 | HK$400,000 -100,000 – 18,000 – 132,000 | HK$150,000 |
應繳個人入息課稅(累進稅率計算) | HK$1,000 + HK$3,000 + HK$5,000^ | HK$9,000 |
獲寬減後的應繳個人入息課稅 | HK$9,000 – 10,000* | HK$0 |
^ 按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入息實額首 HK$50,000 需以 2% 稅率計算收取稅款;其後的 HK$50,000 需以 6% 稅率計算;其後的 HK$50,000 需以 10% 稅率計算。
* 2021/22 財政預算案建議 2020/21 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以每宗報稅個案計可獲上限為 HK$10,000 的 100% 稅款寬減。
總括而言,A 先生可透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將其他收入抵銷其業務虧損,因而能在 2020/21 課稅年度減少繳付 HK$14,500(HK$14,500 – HK$0)的稅款。
出租物業獲取租金的業主
假設 B 小姐於 2020/21 課稅年度透過出租物業可每月賺取 HK$40,000 的租金收入,而該物業的按揭利息全年共 HK$42,000,及 B 小姐沒有薪金收入或經營業務,只享有基本免稅額。
不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應繳付 HK$17,560 稅款
若 B 小姐不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就需要以標準稅率(現為 15%)計算出應繳的物業稅。
B 小姐 2020/21 年度的應繳物業稅稅款為 HK$57,600,計算方式如下: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 |
出租物業收入 | HK$40,000 x 12 | HK$480,000 |
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 | HK$480,000 x 20%^ | (HK$96,000) |
出租物業應評稅淨值 | HK$480,000 – HK$96,000 | HK$384,000 |
應繳物業稅(標準稅率計算) | HK$384,000 x 15% | HK$57,600 |
^ 業主可申請扣除租金收入內的 20% 作為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
另外,物業稅並不享有稅務寬減的福利。
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應繳付 HK$7,700 稅款
若 B 小姐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除了可申索基本免稅額,亦可以扣除於該課稅年度內該出租物業的按揭利息,然後可再按薪俸稅的累進稅率秤稅。最後,更可享有稅務寬減的福利!
B 小姐 2020/21 年度的應繳個人入息課稅稅款為 HK$7,700,計算方式如下: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 |
出租物業應評稅淨值 | 可見上表 | HK$384,000 |
扣稅項目|按揭利息支出 | – | (HK$42,000) |
基本免稅額 | – | (HK$13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 | HK$384,000 – 42,000 – 132,000 | HK$210,000 |
應繳個人入息課稅(累進稅率計算) | HK$(210,000 – 200,000) x 17% + HK$16,000^ | HK$17,700 |
獲寬減後的應繳個人入息課稅 | HK$17,700 – 10,000* | HK$7,700 |
^ 按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入息實額首 HK$200,000 的稅款合計為 HK$16,000,而首 HK$200,000 其後的餘款需以 17% 稅率收取稅款。
* 2021/22 財政預算案建議 2020/21 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以每宗報稅個案計可獲上限為 HK$10,000 的 100% 稅款寬減。
總括而言,B 小姐可透過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將租金收入扣減出租物業的按揭利息及個人免稅額,並同時享有稅務寬減福利,因而能在 2020/21 課稅年度減少繳付 HK$49,900(HK$57,600 – HK$7,700)的稅款。
申請個人入息課稅的注意事項
高收入人士未必能減少稅款
因為使用個人入息課稅必須將所有應課稅收入(包括薪俸稅、利得稅、物業稅)合併,然後以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款。但由於累進稅率的最高邊際稅率(17%)較標準稅率(15%)為高,因為當中有 2% 的稅收差額,所以高收入人士則未必會因為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評稅而帶來整體的稅務寬減。
舉例說,假設 C 小姐於 2020/21 課稅年度透過出租物業可每月賺取 HK$40,000 的租金收入,而該物業的按揭利息全年共 HK$42,000,及 B 小姐年薪有 HK$500,000 收入,只享有基本免稅額。
不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應繳付 HK$89,100 稅款
若 C 小姐不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就需要分別繳納薪俸稅及物業稅。
C 小姐 2020/21 年度的應繳薪俸稅稅款為 HK$31,500,計算方式如下: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 |
薪俸收入 | – | HK$500,000 |
扣稅項目|強積金供款 | HK$1,500 x 12 | (HK$18,000) |
基本免稅額 | – | (HK$13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 | HK$500,000 – 18,000 – 132,000 | HK$350,000 |
應繳薪俸稅(累進稅率計算) | HK$(350,000 – 200,000) x 17% + HK$16,000^ | HK$41,500 |
獲寬減後的應繳薪俸稅 | HK$41,500 – 10,000* | HK$31,500 |
^ 按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入息實額首 HK$200,000 的稅款合計為 HK$16,000,而首 HK$200,000 其後的餘款需以 17% 稅率收取稅款。
* 2021/22 財政預算案建議 2020/21 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以每宗報稅個案計可獲上限為 HK$10,000 的 100% 稅款寬減。
C 小姐 2020/21 年度的應繳物業稅稅款為 HK$57,600,計算方式如下: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 |
出租物業收入 | HK$40,000 x 12 | HK$480,000 |
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 | HK$480,000 x 20%^ | (HK$96,000) |
出租物業應評稅淨值 | HK$480,000 – HK$96,000 | HK$384,000 |
應繳物業稅(標準稅率計算) | HK$384,000 x 15% | HK$57,600 |
^ 業主可申請扣除租金收入內的 20% 作為修葺及支出的標準免稅額。
所以,C 小姐選擇不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共需繳納共 HK$89,100(HK$31,500 + HK$57,600)的稅款。
使用個人入息課稅應繳付 HK$89,640 稅款
若 B 小姐使用個入入息課稅方式評稅,除了可申索基本免稅額,亦可以扣除於該課稅年度內該出租物業的按揭利息,然後可再按薪俸稅的累進稅率秤稅。
B 小姐 2020/21 年度的應繳個人入息課稅稅款為 HK$89,640,計算方式如下:
項目 | 計算方式 | 金額 |
薪俸收入 | – | HK$500,000 |
出租物業應評稅淨值 | 可見上表 | HK$384,000 |
入息總額 | HK$500,000 + 384,000 | HK$884,000 |
扣稅項目|強積金供款 | HK$1,500 x 12 | (HK$18,000) |
扣稅項目|按揭利息支出 | – | (HK$42,000) |
基本免稅額 | – | (HK$132,000) |
應課稅入息實額 | HK$884,000 – 18,000 – 42,000 – 132,000 | HK$692,000 |
應繳個人入息課稅(累進稅率計算) | HK$(692,000 – 200,000) x 17% + HK$16,000^ | HK$99,640 |
獲寬減後的應繳個人入息課稅 | HK$99,640 – 10,000* | HK$89,640 |
^ 按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入息實額首 HK$200,000 的稅款合計為 HK$16,000,而首 HK$200,000 其後的餘款需以 17% 稅率收取稅款。
* 2021/22 財政預算案建議 2020/21 課稅年度的薪俸稅、利得稅及個人入息課稅,以每宗報稅個案計可獲上限為 HK$10,000 的 100% 稅款寬減。
總括而言,具高收入的 C 小姐若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反而需在 2020/21 課稅年度多繳付 HK$540(HK$89,640 – HK$89,100)的稅款。
不過你亦可以放心,即使你選擇了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稅務局的電腦會再自動以薪俸稅、利得稅、物業稅分開計算稅款並作出比較,最後亦只選用對你最有利的方式評稅!所以,你只要正確申報所有收入、支出和扣稅項目,稅務局的系統並不會讓你多繳稅款。
不是所有香港人都可以申請
根據稅務局網頁所指,自 2018/19 課稅年度起,須符合以下條件方可選擇個人入息課稅:
- 年滿 18 歲,或未滿 18 歲而父母雙亡;及
- 本身通常居住於香港或屬香港臨時居民。
而就個人入息課稅而言:
- 「通常居住於香港」是指長期居住於香港的人士。
- 「臨時居民」是指符合下述情況的人士:該人在其選擇的課稅年度內,曾在香港逗留一次或多次為期超過 180 天,或在兩個連續的課稅年度(其中一個是其選擇的課稅年度)內,在香港逗留一次或多次為期超過 300 天。
所以要留意,如果你已長時間移居海外並且未能達到以上提及的條件,你在香港出租物業而賺取的租金收入,就不可以使用個人入息課稅來評稅以享有整體的稅務寬減,並必須繳納物業稅。
贊助內容
ZA Bank 分期稅務貸款

- 貸款期數為 6-12 期以內 及
- 貸款金額為 HK$1,000,000 或以上
常見問題
- 什麼是個人入息課稅?
個人入息課稅並不是徵稅項目,而是一個報稅方法,它可以為要繳交利得稅及/或物業稅的個別人士提供稅項寬減。詳情可閱內文。
- 薪俸稅與個人入息課稅的分別?
薪俸稅是香港政府徵收的一種稅項,納稅人可享扣稅項目、免稅額和稅務寬減福利,可使用累進稅率或標準稅率評稅。個人入息課稅並不是徵稅項目,而是一個報稅方法,它可以讓納稅人合併薪俸稅、利得稅、物業稅的入息報稅,一樣可享扣稅項目(與薪俸稅的不同)、免稅額和稅務寬減福利,並使用累進稅率評稅。詳情可閱內文。
- 什麼人士應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報稅?
一般來說,如你的業務錄得虧損或你是以出租物業獲取租金的業主,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都能為你減少應繳稅款。詳情可閱內文。
- 選擇個人入息課稅一定較優惠嗎?
不一定。因為使用個人入息課稅必須將所有應課稅收入(包括薪俸稅、利得稅、物業稅)合併,然後以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款。但由於累進稅率的最高邊際稅率較標準稅率為高,所以高收入人士則未必會因為選擇個人入息課稅評稅而帶來整體的稅務寬減。詳情可閱內文。
其他相關
報稅
- 【報稅】一文解答交稅時間、報稅方法、扣稅、免稅額等薪俸稅問題!
- 【報稅】什麼是個人入息課稅?它可以為我減少應繳稅款嗎?
- 【扣稅】購買自願醫保可享每年稅務扣減!拆解 VHIS 產品及扣稅方法!
- 【Bowtie】購買自願醫保可每年扣稅!拆解 VHIS 產品及扣稅方法!
交稅
- 【交稅】如何計算薪俸稅?如何解讀稅單?
- 【交稅】信用卡都可以交稅賺現金回贈或里數?繳稅方法及優惠整理!
- 【稅務貸款】什麼是稅貸?申請前必須注意的 4 件事!
- 【延遲交稅】緩繳暫繳稅或分期繳稅的申請教學!
- 【稅務貸款】ZA Bank 分期稅務貸款保證 1.62% 實際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