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稅季收到報稅表都要解決一次如何報稅的難題!但報稅真的那麼困難嗎?其實未必!只要你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報稅方式,於報稅表上填好個人資料、入息、稅務扣減、免稅額等主要資料及依時交表,就可以完成報稅的工作。
即使你是第一次報稅,想了解哪些人需要交稅?要如何報稅?有哪些項目可扣稅?只要參閱下文,就可以為你解答以上一切疑難!
哪些人需要報稅/交稅?
香港政府會徵收的入息稅有 3 類,分別是薪俸稅、利得稅及物業稅。對打工仔來說,收入來源一般只是從工作所得的薪金,所以平時掛在嘴邊的「報稅」及「交稅」大多都是指薪俸稅。
而香港的課稅年度是指每年的 4 月 1 日 至下一年的 3 月 31日,所以在該 12 個月的時間內,當你的薪金總收入超過了你可享有的免稅額(例如 20/21 年度的個人基本免稅額為 HK$132,000)就需要申報及繳交薪俸稅。
如果有問題/想跟大家分享你相關的經歷,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每年報稅/交稅時間表
香港市民會在每年 5 – 6 月陸續收到由稅務局發出報稅表,並且要在 1 – 2 個月內填妥和交回報稅表。當稅務局完成評稅後,就會在每年的 10 月向大家發出稅單,而繳稅限期就會在下一年的 1 月及 4 月。
何時會收到報稅表?
參考過去經驗,稅務局一般會在每年 5 月開始向市民發出報稅表,報稅表會以鮮明的綠色信封(生怕你會忘了報稅一般~)郵寄給你。
而從未收過報稅表的職場新人,你的第一份報稅表會在稅務局成功為你開立稅務檔案後才會寄出,所以則沒有以上提及的固定寄發日期囉。
不過,只要當稅務局收到你僱主填報的 IR56E 表格或你親自向當局提出有關繳納薪俸稅的通知後,就會為你開立稅務檔案並在 5 個月內向你發出首份報稅表。
何時要交回報稅表?
當我們在收到報稅表後的 1 個月內, 就必須填妥及交回報稅表。要留意,即使你該課稅年度沒有收入或收入不超過免稅額而毋須繳稅,但只要收到報稅表也一定要在限期前填好並交回當局。
若你選擇以電子方式報稅,就可以自動享有多 1 個月的交表寬限期。也就是說在網上交表取代郵寄,就可以有 2 個月的交表期限了!
而遲交報稅表會被罰款或檢控,最高可被罰款 HK$10,000。另外,欠交報稅表的人士因沒有主動填報扣稅項目或免稅額,例如強積金/自願醫療保險供款、慈善捐款、個人進修開支等,最後可能要繳交更大的稅額。
⚠️ 這是一則可能價值 HK$5,000 的資訊。
你在過去 24 個月有飛過去歐洲嗎?當時的航班有延誤或取消嗎?籠統地說,只要你在搭過飛機前往或離開 🇬🇧 英國或 🇪🇺 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歐盟國家時,然後不幸地遇上航班延誤或取消⋯⋯ 那麼你就有機會可向航空公司提出高達 €600 的索償!按此檢查你是否合資格 >
報稅方法
一旦收到報稅表就必須在交表限期前填好及交回表格。而報稅的方式有 2 種,你可以填妥實體報稅表並以郵寄/親身遞交,亦可以直接於網上填妥及遞交報稅表。
如果你覺得這篇教學對你有幫助的話,我想邀請你按此免費訂閱電子報,好讓我們可以定期寄送更多類似教學給你!
郵寄/親身遞交報稅表
人手填表
若你選擇人手填寫由稅局發出的「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可以先參考稅局提供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指南」及「報稅表(BIR60)樣本」,內有清楚列明填寫指引及需注意的重要事項。
你只需在表格上填妥你的個人資料、該課稅年度內的入息詳情、可申請扣稅及免稅額的項目詳情等及簽署,即可完成填表。
填好報稅表後,你就要在報稅表發出日期起計 1 個月內,以郵寄或親身遞交的方式交回報稅表正本。
郵寄遞交
你可以將報稅表郵寄到香港郵政總局信箱 132 號。亦可直接使用稅局提供的回郵信封寄回報稅表。
需特別留意,稅務局並不會接收郵資不足的信件,香港郵政會把郵件退回寄件人,並向寄件人追收郵費及附加費。所以,為避免已寄出的報稅表會被退回以致錯過交表限期,你在投寄時應支付足夠的郵資。
親身遞交
除了郵寄,你亦可在辦公時間內將報稅表送交至稅務局。
- 稅務局地址:香港灣仔告士打道 5 號稅務大樓
-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8:30 – 12:30 及 13:30 – 17:30
網上遞交報稅表
香港稅務局亦有提供網上報稅的方法,可以讓市民透過「稅務易」(eTax)來提交報稅表及處理稅務事宜。如市民選擇以電子方式報稅,報稅限期更可自動延長多 1 個月,即是最遲可在報稅表發出日期起計 2 個月內交表。
使用「稅務易」報稅
不過,如你是第一次使用「稅務易」,就記得要預留數天以收取郵寄的「稅務易」賬戶啟動密碼,並完成登記「稅務易」賬戶。當成功開戶後,你才可以正式使用「稅務易」的服務,包括報稅。


你可在「稅務易」系統中,輸入你的香港身分證號碼和稅務編號(列印於你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或評稅通知書的首頁)申請「稅務易」通行密碼。稅務局會在 2 個工作天內將啟動密碼郵寄到你的通訊地址,讓你可以按指示登記「稅務易」賬戶及設定通行密碼。

我們只登入「稅務易」就可以使用多種網上服務,包括於網上提交「個別人士報稅表」。而且個別人士報稅表的部分基本資料,如個人資料、受僱資料等已預先輸入在電子表格內,我們只需在電子報稅表內的填報其他入息、扣稅、免稅額等資料,並確保表內所有資料正確無誤,便可以於網上交表。
使用「稅務易」的好處
我們使用「稅務易」系統報稅除了可以自動延長多 1 個月的報稅限期外,亦可更方便管理自己的稅務事項。例如可隨時登入賬戶:
- 查閱是否有未處理的報稅表/稅款;
- 網上提交報稅表;
- 即時估計要繳付的稅款金額;
- 網上要求修訂評稅;
- 網上申請暫緩繳納暫繳稅;
- 檢視過往經網上提交的報稅表、評稅通知書及繳交稅款的確認通知書等…
稅務扣除
扣稅項目
在填寫報稅表時,我們可以申報課稅年度的部分支出項目,以享有稅務扣除。而值得注意的是,在 2019/20 的課稅年度起,稅務局新增了自願醫保計劃保費、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為新的扣稅項目。
扣稅項目 | 扣稅上限(2020/21 課稅年度) |
自願醫保計劃保費(每名受保人) | HK$8,000 |
合資格年金保費及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 | HK$60,000 |
居所貸款利息 | HK$100,000 |
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每名長者) | HK$100,000 |
個人進修開支 | HK$100,000 |
強制性強積金供款 | HK$18,000 |
認可慈善捐款 | 入息減去可扣除支出及折舊免稅額後的 35% |
在申請扣稅時不需要提交相關的證明文件,但我們仍需保留所有有關單據及相關證明 6 年(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以作稅務局如需查核時之用。
自願醫保|可享扣稅
自香港立法會通過了自願醫保稅務方案,便落實了於 2019/20 的課稅年度起,市民可將合資格自願醫保的保費申索稅務扣除。而且不論是為自己或家人投保的自願醫保保費都可以獲得扣稅,每人每年度的扣稅上限為 HK$8,000。
你為合資格受保人申請扣稅,人數是不設上限。所以如想藉自願醫療保險享有更多扣稅額,你可以為指定親屬一同投保。指定親屬為:
- 你的配偶;
- 你或配偶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
- 你或配偶的子女及未婚兄弟姊妹。
現時新客戶使用指定的優惠碼成功投保 Bowtie 自願醫保計劃 除可享香港扣稅優惠外,更可享有額外的保費折扣優惠!
免稅額
個人免稅額
在填寫報稅表時,除可申索稅務扣除外,也可以申索各類免稅額,以減少應課稅的入息總額。納稅人可因應不同的家庭狀況而申請及享有各類的免稅額。
個人免稅額類別/項目 | 2020/21 課稅年度 | ||
基本免稅額 | HK$132,000 | ||
已婚人士免稅額 | HK$264,000 | ||
子女免稅額(每名) | |||
第 1 名至第 9 名子女 | HK$120,000 | ||
若課稅年度為子女出生年度享額外 | HK$120,000 | ||
供養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免稅額 (每名) | |||
如年齡為 60 歲或以上及不同住 | HK$50,000 | ||
如年齡為 60 歲或以上及一同居住 | HK$100,000 | ||
如年齡為 55 – 59 歲及不同住 | HK$25,000 | ||
如年齡為 55 – 59 歲及一同居住 | HK$50,000 | ||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 HK$37,500 | ||
單親免稅額 | HK$132,000 | ||
傷殘受養人免稅額 | HK$75,000 | ||
傷殘人士免稅額 | HK$75,000 |
受養人只可由一人申索免稅額
填報免稅額資料時要特別留意,不論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姊妹等,任何一名受養人都只可由一名納稅人申索免稅額。即是說,如果你有兄弟姊妹,並且都需要報稅,你們就可能要協調共同的受養人(如父母)是由自己或對方申報在報稅表上。
假設你和哥哥都需要報稅,以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為例,你們則可以:
- 只由你申索父母免稅額 或
- 只由哥哥申索父母免稅額 或
- 你申索爸爸免稅額,哥哥申索媽媽免稅額 或
- 你申索媽媽免稅額,哥哥申索爸爸免稅額。
另外,除非你和配偶是分開居住,否則全部子女免稅額只可由你或你配偶其中一人申索,你們要自行決定是由自己或對方提出所有申索。
總結
要完成報稅並不困難,只要於報稅表上填好個人資料、入息、稅項扣減、免稅額等主要資料及依時交表就可以了。而且於網上報稅更可有 2 個月的交表期限,就可以讓大家有更多時間報稅啦!
贊助內容
ZA Bank 分期稅務貸款

- 貸款期數為 6-12 期以內 及
- 貸款金額為 HK$1,000,000 或以上
常見問題
如何報稅?
稅務局一般會在每年 5 月起開始發出報稅表,當你收到報稅表後,可選擇填妥實體報稅表並以郵寄/親身遞交,亦可以直接於網上填妥及遞交報稅表。
沒有收到報稅表,要怎樣做?
你沒有收到報稅表的原因有 4 個。一:你的入息沒有超過可享免稅額,所以毋須報稅及繳稅。二:你是首次報稅,稅局要在收到你僱主提交的相關文件並為你建立稅務檔案後才會向你發出首份報稅表。三,你曾更改地址但沒有通知稅務局。四,報稅表寄失了。 總括而言,如你需要繳稅而沒有收到報稅表,你就要主動在課稅年度結束後 4 個月內(即 7 月 31 日前,以書面通知稅局。或致電 1878022 向稅局查詢是否已向你發出報稅表。
何時要交回報稅表?
在收到報稅表後的 1 個月內, 可以用郵寄或親身遞交的方式交回實體報稅表。若你以「稅務易」網上提交報稅表則可以有 2 個月的交表期限!
如遲交報稅表會有什麼後果?
遲交報稅表會被罰款或檢控,最高可被罰款 HK$10,000。另外,欠交報稅表的人士因沒有主動填報可扣減的免稅額,最後可能要繳交更大的稅額。
兼職或自僱人士需要報稅嗎?
只要你的於課稅年度的收入超過基本免稅額(HK$132,000),或者你已收到稅局發出的報稅表,都要向稅局報稅。因為不論是兼職/散工/Freelance 的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及花紅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夫婦應該合併報稅嗎?
若夫妻二人都有工作收入並需要報稅,無論合併或分開報稅,稅局都會在評稅時為你們計算哪個報稅方法較有利,並只會收取較低稅款。但你們要先簽回稅局評稅後發出的更改報稅方法同意表格,便可繳交較低的稅款。
我可以與配偶一同享有子女免稅額嗎?
不可以,除非你和配偶是分開居住,否則全部子女免稅額只可由你或你配偶其中一人申索,你們要自行決定是由自己或對方提出所有申索。
我可以和兄弟姊妹一同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嗎?
不可以。不論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姊妹等,任何一名受養人都只可由一名納稅人申索免稅額。即是說,如果你有兄弟姊妹,並且都需要報稅,你們就可能要協調共同的受養人(如父母)是由自己或對方申報在報稅表上。
父母仍有工作,我可申索供養父母免稅額嗎?
可以。只要你的父母已年滿 55 歲或以上,並你已符合供養父母或與父母同住的要求,即使父母仍然在職,你仍可申索指定的供養父母免稅額。
其他相關
報稅
- 【報稅】一文解答交稅時間、報稅方法、扣稅、免稅額等薪俸稅問題!
- 【報稅】什麼是個人入息課稅?它可以為我減少應繳稅款嗎?
- 【扣稅】購買自願醫保可享每年稅務扣減!拆解 VHIS 產品及扣稅方法!
- 【Bowtie】購買自願醫保可每年扣稅!拆解 VHIS 產品及扣稅方法!
交稅
- 【交稅】如何計算薪俸稅?如何解讀稅單?
- 【交稅】信用卡都可以交稅賺現金回贈或里數?繳稅方法及優惠整理!
- 【稅務貸款】什麼是稅貸?申請前必須注意的 4 件事!
- 【延遲交稅】緩繳暫繳稅或分期繳稅的申請教學!
- 【稅務貸款】ZA Bank 分期稅務貸款保證 1.62% 實際年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