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買機票時最直線的思維就是我想去哪裡,所以我就買從香港到某地的來回機票,挑想出發的時間地航空公司就可以了,簡單而直接,最多間中會因為要省錢而轉一下機。 但其實只要時間允許,同樣的價錢很多時候都可以讓你額外去到意想不到的地方。可以是用同樣價錢,在歐洲之旅中多遊一個新加坡,又或是多玩一個巴黎。
不囉嗦,我們直接介紹幾個來自里數旅行常用的概念:轉機(Layover / Transfer)、停留(Stopover)、開口(Open-Jaw)。這些都是讓你在原定的目的地以外額外停留的方法,但其實在用真金白銀買機票的時候也是可以用的,只是限制會稍微多一點而矣。
好,例如現在我想從香港去倫敦玩,那麼我可以怎麼買機票呢?
轉機 | Layover | Transfer

轉機其實就是我們日常聽到的 Transfer/Layover,由 A 城飛到 B 城,在 24 小時內在 B 城換另外一架飛機飛往原定的目的地 C 城。
這對於五小時以上的中長途的飛行是很常見的,例如我們常聽到的中東三寶就常在杜拜、多哈等地轉機飛往歐洲。本質上 Layover 和 Transfer 是一樣的,都是指少於 24 小時的轉機;但我們通常用 Transfer 去形容的是一個短的轉機,例如幾小時的時間、而 Layover 則常意指十幾小時的等候。

有看出這個定義的重點嗎? 對,就是24小時內,所以 23 小時 59 分鐘的停留也會算作是轉機。對於一些真的沒有什麼興趣的地方用上這方法去遊覽就最好了,例如新加坡。

有些以轉機為主的航空公司會甚至幫你中間的時間安排行程,例如 Turkish Airlines 會帶你進城一遊,所以可以好好規劃一下。
ps. 如果有問題/想跟大家分享你相關的經歷,歡迎在文章底部留言!
停留 | Stopover

如果停留的時間長於 24 小時而又非為最終目的地的話,那就會被歸類為 Stopover。
視乎不同機票條款,有的會允許一次或多次的停留,有的會不允許任何停留,只準乖乖轉機。 現在我們看看這張香港去倫敦的機票的遊戲規則,這些規則都是公開的,可以在 Google ITA 上找到的:
StopOver FROM/TO HONG KONG, SAR, CHINA UNLIMITED FREE STOPOVERS PERMITTED ON THE PRICING UNIT IN SIN.
這也就是說其實不用迫自己一要要在 23 小時 59 分鐘內玩完新加坡啦,其實不論在去程或回程時留個兩天也是可以的,因為在這個例子裡在新加坡(SIN)Stopover 是免費的。

單開口 | Single Open-Jaw

Open-Jaw 的意思就是從不同城市進出,中間空了的一段交通會由自己想辦法,例如坐廉航、巴士、火車,或者你想游泳橫渡英倫海峽也可以(笑)。接下來我們換一個例子,看看這張德國漢莎/瑞士航空由香港飛往倫敦的機票。

例如我想同時玩倫敦和巴黎,那麼我就可以運用 Open-Jaw 的概念並買機票的時候用「多個目的地」的方法去買票,這樣就可以不用走回頭路,又可以多玩一個城市了。

這個方法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用來避稅,因為有些機場的離境稅是有名的貴,例如是倫敦。而在剛才的例子裡你也能看到,倫敦入、倫敦走的機票要 HK$8,105、但由倫敦入、巴黎走的機票就只需 HK$7,320。我想當中 HK$800 的差價應該怎樣也夠我們搭程 EuroStar 由英國去法國了吧?
雙開口 | Double Open-Jaw

Double Open-Jaw 就是去程和回程所出發和抵達的城市為四座不同的城市。
因為短途的飛行往往都有廉航覆蓋,而且也時常會有單程的優惠,所以這樣 Double Open-Jaw 的飛法就等於省了一程香港到曼谷的機票,同時又可以在曼谷購物完才再回香港。 但以剛才那張漢莎的機票為例,我們從機票條款中則可以得知⋯
Category 10: Combinability OPEN JAWS FARES MAY BE COMBINED ON A HALF ROUND TRIP BASIS -TO FORM SINGLE OR DOUBLE OPEN JAWS. A MAXIMUM OF TWO INTERNATIONAL FARE COMPONENTS PERMITTED. MILEAGE OF THE OPEN SEGMENT MUST BE EQUAL/LESS THAN MILEAGE OF THE LONGEST FLOWN FARE COMPONENT. PROVIDED - THE OPEN SEGMENT MUST BE WITHIN -WITHIN HKG OR WITHIN EUROPE COMBINATIONS ARE WITH ANY FARE FOR CARRIER LH/OS/LX/ SN/EW/4Y IN ANY RULE IN ANY TARIFF.
我們可以名義上可以開出 Double Open-Jaw 的機票,但開票時:
- 我們需要使用 LH / OS / LX / SN / EW / 4Y 的航班
- 開口的一端需在歐洲
- 開口的另一端需要香港
在歐洲的開口就很容易處理,就像剛才將倫敦換作巴黎即可。但開口的另一端需要在香港,而香港就那麼一丁點、就只有赤鱲角這個國際機場,根本不可能在香港做到 Open-Jaw 啊啊啊!所以實際上我們最多就只能做到 Single Open-Jaw⋯
不過如果規則改寫為 WITHIN ASIA OR WITHIN EUROPE 的話,那就很可能可以換出去程 香港-法蘭克福-倫敦、回程 巴黎-蘇黎世-曼谷 般的雙開口機票,畢竟亞洲有夠大!
EarnMore 銀聯鑽石卡

- 迎新回贈 | HK$500 現金回贈/OTO 按摩椅 &
- 經 FlyAsia 申請 | 額外 HK$100 現金回贈 &
- 基本回贈 | HK$85 回贈(HK$8,500 × 1%)
btw. 如果你覺得這篇教學對你有幫助的話,我想邀請你免費訂閱電子報,好讓我們可以定期寄送更多類似教學給你!
總結
所以學懂這些之後,用上 Stopover 和 Open-Jaw,我就可以用同樣價錢(或是更少),為我的倫敦之旅多加一個新加坡或巴黎的小旅行了,不錯吧?
覺得這些資訊有用的話不妨免費訂閱我們的電子報和跟朋友分享哦!這樣我們才更有動力去寫更多類似的題材!
更多相關 | Travel Hacking 系列
- 高額機場稅也能避免?善用開口機票 Open-Jaw 調整路線!
- 減低票價:兩段式購票 | Nested Ticketing
- 減低票價:漏洞票價 | Error Fare
- 改變燃油附加費:拋棄燃油附加費 | Fuel-dumping
- 改變票價:幣別漏洞,更改交易地點作結算 | Currency Glitch
- 改變票價:隱藏城市機票、拋棄回程機票
- 減低票價:善用聯營航班 | Code-sharing
- 兩張單程票 vs 來回機票: 前者價格可以更平?
Hello, everything is going perfectly here and ofcourse every one is sharing
information, that’s genuinely excellent, keep up writing.
您好,
謝謝您的深度分析, 讓讀者了解到機票預訂有更多有趣的玩法。
混合版的例子中, 機票去程起點為東京, 回程最終點是台北, 但在航空公司網上機票預訂, 這個混合版是應該直接以”多個目的地”來操作, 還是以您上述路線為例, 我只要選定去程”東京”到”紐約”, 回程為”華盛頓”到”台北”, 然後按機票預訂條款規定, 打電話去航空公司再確認layover 或 stopover的機票, 希望能到您的解答, 謝謝!
早~ 混合版中提到的是一個假想的例子,也就是說少數機票是可以這樣開的,但就真的很少數。而要安排這樣的行程的話,往往要有閱讀機票條款的能力,詳情可以看這篇。
至於實際的操作,其實只要用 skyscanner/momondo 或是 expedia 的 multi-city 都可以搜出這樣的票,搜得出來、買得到的話,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也不需要打去再確認。除非你是再玩進階一點,就是發現根據機票條款其實可以多停一些地方,(在改票費用不高的前提下),就可以先買票,再打去 hotline 裡改票。
你好,
謝謝你所提供的航班知識 讓我獲益量多
但是我還是對open jaw , double open jaw 不是很懂
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做個youtube 幫助不懂的網友理解呢?
多謝 ! 🙂
謝謝建議~但目前沒有這樣的人力去拍 Youtube 啊 ._.